番外2第9章 冤枉被自證
番外2第9章 冤枉被自證
葛香兒連忙放下手中的絲線,迎了上去,臉上帶着職業的微笑:“錢夫人,您一定是誤會了,我們紅袖坊的用料都是上乘的,絕不會以次充好。”
“誤會?我親眼所見還能有假?”
錢夫人冷笑一聲,從丫鬟手中接過一件繡品:“你看看,這是什麼?這就是你們店裡繡的!線都掉色了,布料也粗糙不堪,還好意思說是上乘的?”
葛香兒接過繡品仔細查看,眉頭微微皺起。
這件繡品确實做工粗糙,線也掉色嚴重,但絕不是紅袖坊出品的。
她正想解釋,錢夫人卻不給她機會。“少廢話!今天你要是不給我個說法,我就砸了你的店!”錢夫人蠻橫地說道,周圍的指指點點讓她更加惱火。
葛香兒深吸一口氣,壓下心中的怒火,耐心地解釋道:“錢夫人,這件繡品真的不是我們店裡做的,我們……”
“不是你們做的?你當我傻嗎?”錢夫人打斷了她的話:“我可是在别的繡坊親耳聽到有人說,這件繡品就是從你們店裡買出去的!”
周圍的議論聲更大了,顧客們看向葛香兒的目光也充滿了懷疑。
葛香兒感覺百口莫辯,一股委屈湧上心頭。
就在這時,一個蒼老的聲音從人群中傳來:“錢夫人,您息怒,老朽可以作證,這繡品絕對不是紅袖坊的!”
說話的是紅袖坊的老顧客孫大爺,他拄着拐杖,顫巍巍地走到葛香兒身邊,渾濁的眼睛裡閃爍着堅定的光芒:“老朽的夫人在紅袖坊買了很多次繡品,從未見過如此劣質的貨色。紅袖坊的繡品,針腳細密,用料考究,是蘇州城一等一的好貨!”孫大爺說得斬釘截鐵,仿佛在宣讀什麼不容置疑的真理。
錢夫人輕蔑地瞥了孫大爺一眼,鼻子發出一聲冷哼:“一個老頭子懂什麼?你該不會是收了他們的好處,故意幫他們說話吧?”
她像一隻高傲的孔雀,習慣性地俯視衆人。
葛香兒感激地看了孫大爺一眼,心中湧起一股暖流。
在這風雨飄搖之際,有人願意站出來為她說話,這份情誼比千金還重。
她對着錢夫人,語氣堅定:“錢夫人,清者自清,我們紅袖坊行的端做得正,不怕您查。”
躲在人群中的吳繡娘見狀,眼珠子一轉,計上心來。她扭着腰肢走到錢夫人身邊,添油加醋道:“錢夫人,我這裡還有更多證據,證明紅袖坊以次充好,還騙人!她們……”
吳繡娘故意頓了頓,嘴角勾起一抹陰險的笑容:“她們用的是最劣質的絲線和布料,卻以高價賣出,賺取暴利!不然滿蘇州城這麼多繡坊,怎麼就她們家生意最好?”
她一邊說,一邊得意地瞟了葛香兒一眼,眼神裡滿是挑釁。
葛香兒憤怒地瞪着吳繡娘,這女人分明就是故意來搗亂的!上次饒了她一回,竟然不知悔改,還來诋毀她!
她攥緊了拳頭,強忍着心中的怒火。
人群開始騷動起來,原本相信葛香兒的人也開始動搖。
錢夫人更是被吳繡娘的話煽動得怒火中燒,指着葛香兒厲聲道:“好你個黑心商戶,竟然敢如此欺騙我們!今天我非要把你押送去衙門報官,讓你賠償我的損失。”
葛香兒深吸一口氣,從懷中掏出一個常備的錦盒。
“這是什麼?”錢夫人眉頭緊鎖,眼神狐疑地盯着錦盒。
葛香兒嘴角微微上揚,緩緩打開錦盒。
錦盒裡靜靜躺着幾片色彩豔麗的絲綢和幾張紙。
葛香兒拿起其中一片,對着陽光展示給衆人看:“錢夫人,這是我們紅袖坊常用的幾種絲線和布料,您看看這光澤,這質感,這可是上等的蘇繡專用料子。”
她又拿起幾張紙,展開來:“這些是我們的進貨單據,上面清楚地記載了每批貨物的來源、數量和價格,您可以仔細查看。我們不怕你查,就怕你不查,平白聽信小人冤枉了我們。”吳繡娘臉色煞白,身子微微顫抖,像一隻被踩了尾巴的老鼠,眼神躲閃着不敢看葛香兒。
她原本以為抓住了紅袖坊的小辮子,可以好好出一口氣,沒想到卻被葛香兒啪啪打臉。
錢夫人接過單據和布料仔細查看,臉色也逐漸變得尴尬起來。
看這進貨單據和進貨來源,确實是對的上的,不是那些質量差的供貨商号。
周圍的顧客們也開始議論紛紛,原本懷疑的目光逐漸變成了贊賞。
孫大爺更是捋着胡須,笑呵呵地說道:“我就說嘛,紅袖坊的老闆娘是個實誠人,怎麼會做出那種欺騙顧客的事情呢!”
錢夫人尴尬地咳嗽了一聲,将單據和布料還給葛香兒,語氣也緩和了許多:“葛老闆,是我誤會你了,還請你見諒。這次是我疏忽了。”
葛香兒微微一笑,大度地說道:“錢夫人言重了,誤會解開就好。”
繡坊裡的氣氛重新熱鬧起來,顧客們紛紛挑選着心儀的繡品。
葛香兒看着重新忙碌起來的繡娘們,心裡松了一口氣。
然而,葛香兒回到後院,翻看着賬本上微薄的利潤,眉頭緊鎖。
其他繡坊的低價競争還在持續,紅袖坊的生意雖然恢複了,但利潤卻越來越低。用簡單的設計雖然也能讓她們賣出去繡品,可到底失去了她們最大的競争力。
這價錢是不能再往下壓低了。
繡坊裡依舊忙碌,但每個人臉上都帶着一絲愁容,生怕哪天繡坊倒閉,她們也隻能跟着喝西北風。
這天封越朗照例過來看望香兒,這會靜靜地坐在一旁,看着葛香兒緊皺的眉頭,陷入了沉思。
封越朗溫聲勸慰:“香兒,别太擔心了,總會有辦法的。”
葛香兒煩躁地在繡坊裡來回踱步,繡鞋在地闆上敲出急促的節奏。
紅袖坊裡彌漫着低沉的氣壓,繡娘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,有一搭沒一搭地做着針線活,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愁容。
往日熱鬧的繡坊,如今門可羅雀,冷清得仿佛能聽到繡花針落地的聲音。
封越朗默默地坐在葛香兒身旁,時不時投去擔憂的目光。
“不行,我得去看看那些繡坊到底是怎麼做到的。”
葛香兒猛地停下腳步,封越朗擔憂地拉住她的衣袖:“香兒,這樣會不會太冒險了?”
葛香兒拍了拍他的手,給了他一個安心的眼神:“放心吧,我心裡有數。”
接下來的幾天,葛香兒喬裝打扮,化名“雲娘”,分别去了幾家低價競争的繡坊應聘。
當她親眼看到那些繡坊使用劣質絲線、偷工減料的繡法時,心中的怒火“噌”地一下就竄了上來。
回到紅袖坊,葛香兒激動地對封越朗說道:“我知道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了!”
她把這幾日看到的内幕一股腦地告訴了封越朗,并且想出了個辦法解決紅袖坊眼下的困境。
繡坊裡靜悄悄的,隻有葛香兒激動的聲音在回蕩,連繡娘們都停下了手中的活,屏息凝神地聽着。
封越朗聽完後,眉頭緊鎖:“香兒,這樣做風險很大,萬一出了事……”
葛香兒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容:“放心,我有辦法。”她湊到封越朗耳邊,低聲耳語了幾句。
封越朗聽完後,眼睛一亮,随即又有些擔憂地問道:“這樣真的行嗎?”
葛香兒神秘一笑:“能不能行試試不就知道了!再說不還有你在麼?”
她走到繡坊中央,拍了拍手:“姐妹們,都過來一下,我有事要宣布!”
葛香兒召集繡娘們開了一個秘密會議,将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。
她決定舉辦一場“繡藝大比拼”,邀請蘇州城有名望的夫人小姐們前來品鑒,讓大家親眼見證紅袖坊的繡品質量,以及其他繡坊的偷工減料的成品。
這樣不僅能曝光其它繡坊,還能讓夫人小姐們相信紅袖坊确實是最好的繡坊。
繡娘們聽完葛香兒的計劃,一個個都激動不已,仿佛看到了勝利的曙光。葛香兒雷厲風行地安排好了一切。
她親自設計了邀請函,以品鑒蘇州頂級繡藝為噱頭,邀請了城中衆多權貴家的夫人和小姐,從前的鄭夫人,李夫人都在受邀之列。
同時,她還暗中派人去其他幾家繡坊放出風聲,說紅袖坊要舉辦一場繡藝比賽,邀請他們前來參加。
吳繡娘等人聽到這個消息,都以為葛香兒沒了生意,黔驢技窮,自尋死路,一個個都樂開了花,迫不及待地想要看葛香兒的笑話。
比賽當天,紅袖坊内賓客雲集。
葛香兒一身華服,自信地站在繡坊中央,向衆人介紹紅袖坊的繡品和制作工藝。
她巧妙地将其他繡坊的偷工減料的作品融入到介紹中,讓在場的人們都對其他繡坊的繡品産生了懷疑。
随後,葛香兒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其他繡坊的繡品,和紅袖坊的繡品放在一起進行對比。
“大家請看,這些繡品雖然看起來相似,但實際上卻有着天壤之别。”
葛香兒指着幾件繡品,侃侃而談:“紅袖坊的繡品,采用的是上等的絲線,繡工精細,每一針每一線都凝聚着繡娘們的心血。而其他繡坊的繡品,則使用了劣質的絲線,繡工粗糙,甚至還有一些偷工減料的地方。”
衆人仔細對比,果然發現了其中的差異。
那些原本對其他繡坊繡品贊不絕口的人們,此刻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。
吳繡娘等人臉色慘白,她們怎麼也沒想到,葛香兒竟然會用這種方式來揭露她們的陰謀。
“這,她是怎麼做的?原來她懷揣的是這個目的!”
吳繡娘結結巴巴地說道,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。葛香兒微微一笑:“我相信有眼光的人都知道誰家的繡品是蘇州城的翹楚。”
看到其他繡坊的陰謀被揭穿,在場的人們都對紅袖坊的繡品刮目相看。
紅袖坊的口碑愈發好起來了。雖然說紅袖坊的繡品價格更高,但人家的用料确實好啊,技術也更精湛。
葛香兒看着諸位夫人小姐對紅袖坊的繡品贊不絕口,心中充滿了成就感。
封越朗走到葛香兒身邊,輕聲道:“香兒,你真厲害,你想的法子成功了。”
葛香兒轉頭看向封越朗,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:“這還多虧了你。”
要不是托封越朗的關系,這些蘇州城的權貴夫人小姐還不一定賞臉呢?畢竟她現在隻是個普通的商戶,但封越朗開口就不一樣了。
封越朗的目光如同春日暖陽,溫柔地籠罩着葛香兒。
他的眼神裡,是毫不掩飾的愛慕與欣喜:“香兒,為了你,我多付出些也心甘情願。”
葛香兒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,臉頰微微泛紅,像熟透的蘋果,讓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。
從前的矮冬瓜封越朗,現在越來越像一個成熟的大人了。怎麼還用這個眼光看着她,真是難為情。畢竟葛香兒隻是把他看作弟弟啊。
算了算了,别想這麼多,賺錢要緊。香兒拍了拍發燙的臉頰,避開封越朗的灼灼的目光。
繡品評賞會之後,紅袖坊的生意,那叫一個火爆!
之前的門可羅雀,現在變成了人擠人,熱鬧得像過年一樣。
畢竟蘇州城的人都知道,雖然紅袖坊價格高一些,但是東西好啊,繡品也好看。給女兒當嫁妝,給新生兒當肚兜,給老人家的護額,送出去都有面子。
繡娘們忙得腳不沾地,臉上卻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這下不用擔心紅袖坊倒閉,她們又要吃不飽飯過喝西北風的日子了。
那些之前使絆子,搞價格戰的繡坊,現在都蔫了,一個個關門大吉,比吃了黃連還苦。
可是,這看似平靜的表面下,卻暗流湧動。
葛香兒和封越朗站在熱鬧的繡坊中央,臉上雖然挂着笑容,但眼神中卻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。
繡坊外,街道上人來人往,看似平靜,卻仿佛暴風雨來臨前的甯靜。
遠處,幾雙眼睛閃爍着嫉妒的光芒,緊緊盯着紅袖坊的招牌。
沒過幾天,一個衣着樸素的老婦人顫巍巍地走到紅袖坊門口,拉住一個正要進店的客人,神秘兮兮地說道:“姑娘,我勸你一句,這紅袖坊的繡品不要買,裡面有詛咒。”